模型師 - likaon (團體)

模型師 (Artist): likaon (團體) 年份 (Year):2014 國籍 (Country):西班牙 (Spain) likaon是一個由位4模型師所組成的GK團隊(Anna Dobrowolska-Oczko, Joan BESTIARI, NOÉMI DALMA SOÓS 和 JoSÉ MIGUEL APARICIO SANTOS),作品多為草食動物,和少部分肉食動物與古獸,每個模型都有設計師簽名並附贈卡片。 官網連結 (official website) FB連結 (FB) 原圖資料來自於likaon (source original from likaon) ...

Read More

品牌介紹(Brand introduction)

87.高角羚 (2016)

品牌 (Brand):Papo 出品年份 (Release Year):2016 產品編號 (Item Number):50186 尺寸 (Size):11.6cm x4.8cm 喜愛程度(10為滿分):♥♥♥♥♥ ♥♥♥ 產地 (Original):法(FR) 難得購入的PAPO草食物種,通常我很少會買P家的草食動物,因為他們家的草食系比例腿部偏粗。個個活似肌肉猛男,擺放在走骨感風的C家小動物旁重量感十足,獸友HKHollinstone曾經製作過非常漂亮的高角羚一家三口模型,不知PAPO的靈感是與其有所關連?網路上目前似乎沒見到中文獸圈網友分享此款羚羊開箱文,我看了海外網友開箱照後才決定入手,一如往常的油亮風格塗裝,和同時買的亨氏牛羚站在一起還是比較壯碩,毛色偏紅,角的輪廓很明顯。 高角羚 (資料來自於Wiki百科) 高角羚,別名黑斑羚、飛羚,是一種中等體型的羚羊,分佈於非洲東部和南部。高角羚由德國動物學家辛里奇·利希滕斯坦於1812年命名,是高角羚屬的唯一物種,下有高角羚亞種和黑面高角羚亞種。高角羚肩高約70-92厘米,體重約40-76千克,體表覆蓋著光滑而略帶紅棕色的毛。雄性高角羚的角可長達45-92厘米。 高角羚主要在晝間活動,根據地理位置和氣候不同,可能表現出群居性,也可能表現出領地意識。存在三種不同的社會群體:有領地意識的雄性,待交配的雄性群體,雌性群體。高角羚善以跳躍來躲避捕食者,並以其特有的兩種跳躍方式著稱。高角羚的食譜包括各種草、嫩葉和果實。每年雨季結束前,通常是在五月,高角羚會有為期三週左右的繁殖季節。發情的雄性會為了支配地位而爭鬥,獲勝者會向雌性求愛。雌性懷孕期為六至七個月,通常為單胎。幼崽接受哺乳四至六個月,之後年輕的雄性會被趕出群體,加入待交配的雄性群體;年輕的雌性則可以繼續留在本群體中。 高角羚通常在疏林或者疏鬆和熱帶草原間的群落交錯區活動,棲息地靠近水源。高角羚亞種分佈較為廣泛,黑面高角羚亞種的分佈則限於較小的區域中。國際自然 保護聯盟將高角羚亞種歸於無危物種,將黑面高角羚亞種歸為易危物種。截至2008年,野生的黑面高角羚僅1000餘隻。 Impala (information from wikipedia) The impala is a medium-sized antelope found...

Read More

Papo

86.亨氏牛羚 (2016)

品牌 (Brand):CollectA 出品年份 (Release Year):2016 產品編號 (Item Number):88757 尺寸 (Size):9.2cm x 11.5cm 喜愛程度(10為滿分):♥♥♥♥♥ ♥♥♥♥♥ 產地 (Original):英(EN) 最近一口氣入手好幾隻台灣沒進貨的草食動物,個人認為亨氏牛羚是2016最棒的羚羊,和之前的武廣牛/印度黑羚/藏羚併列為我目前最喜歡的羚羊模型,12-15年C家已出品好幾款經典物種,但是在塗裝方面感覺仍然有一些瑕疵,而這款無論比例/塗裝皆無可挑剔,值得ㄧ提的細節:分模線做在肚子側面,和本體完美結合在ㄧ起,毫無違合感。 亨氏牛羚 (資料來自於Wiki百科) 亨氏牛羚又稱為「四眼狷羚」,這是因牠們那大型的眶下腺。亨氏牛羚肩高100-125厘米及體重80-118公斤。牠們的毛皮是沙褐色的,雄性的毛皮較雌性的為灰,而腹部較淺色及在鼻粱上有白帶。頸背有一層非常厚的皮,當耳朵收起時形成一隆起部份。角呈豎琴形及明顯是環狀角。 亨氏牛羚可以在乾燥的草原上找到。牠們是於暮晨出沒的動物,早上及晚上會牧草。群族包含2-40頭雌羚,並由一頭雄羚所帶領;而5頭雄羚亦會組成單身的群族。整個群族多不會有遷徙,因雄性多是有領地的。當激烈爭鬥時,雄羚會以膝部蹲下,但當摔角時則會以四肢站立。 亨氏牛羚是極危的動物,野生數目約為500-1200頭。於1970年代,數量約為14000頭,但到了1980年代就只有7000頭。亨氏牛羚數目的下降相信是因家牛的競爭及乾旱令疫病漫延。 Hirola (information from wikipedia) The hirola, also known as Hunter's hartebeest...

Read More

CollectA

85.袋狼 (2016)

品牌 (Brand):CollectA 出品年份 (Release Year):2016 產品編號 (Item Number):88767 尺寸 (Size):11.6cm x4.8cm 喜愛程度(10為滿分):♥♥♥♥♥ ♥♥♥♥♥ 產地 (Original):英(EN) 距離上次的山藪羚之後,我有很長一段時間沒有發佈動物模型評測相關文章(一方面因為國內動物模型商進口速度太慢,所以現在每隔2年我會一口氣向海外採購動物,等有時間拍照修圖再慢慢上線介紹,轉眼間開站也過了4年,時間過得真快。這隻袋狼原本並不列在採購清單中,雖然歸類為冷門品種卻意外的廣受各大廠商青睞,C家的袋狼應該是目前市售模型掌握度最入木三分的ㄧ款,白色眼線/嘴唇塗裝看起來特別爽眼舒服,小巧玲瓏,臀部的條紋塗裝也很自然,我很少入手C家的肉食動物,總覺得他們家的肉食動物在骨架上比例偏骨感/瘦弱。底氣不足。袋狼育兒袋露出半截幼獸尾巴為亮點之一。顏色與它的母親一模一樣,並帶有深色條紋,可說是相當可愛。 袋狼大大張開嘴巴,現實生活中的袋狼能夠將嘴張開到令人難以置信的120度,儘管它們的咬合力非常弱。肌肉和光滑的皮毛雕刻得非常精美。這組模型無疑的是父母用來教育孩子滅絕動物的良好範例。 CollectA最近出了一些滅絕的動物,例如渡渡鳥、恐鳥和巨大的斯特勒海牛。它們的存在提醒我們人類對其他物種可怕的毀滅能力,除非積極努力改變,否則大家只會看到更多的動物加入入滅絕清單中。 袋狼 (資料來自於Wiki百科) 袋狼,現已全部滅絕,因其身上斑紋似虎,又名塔斯馬尼亞虎,曾廣泛分布於紐幾內亞熱帶雨林、澳大利亞草原等地,後因人類活動只分布於塔斯馬尼亞島。袋狼是近代體型最大的食肉有袋類動物,和其他有袋動物一樣,母體有育兒袋,產下不成熟的幼獸,在育兒袋中發育,為夜行性動物。 1770年英國探險家科克到澳大利亞探險以來,因為被懷疑襲擊羊群,所以被牧民所痛恨,然而多數事件的元兇其實是澳洲野犬。移民們把袋狼視為敵人,認為其為「殺羊魔」,並且在政府的獎賞制度鼓勵下進行大肆屠殺,加上其他因素——可能是疾病,狗的引入,和人類侵佔其棲息地——使其近乎絕跡。1888年塔斯馬尼亞政府更以每隻袋狼頭獎勵1英鎊,鼓勵農民殺死袋狼,此獎金計劃直至1909年停止。 1936年後不斷傳出有酷似袋狼的動物在紐幾內亞襲擊家畜的消息,也有許多目擊者聲稱他們看到袋狼,但卻沒有鐵證可以證明袋狼確實仍存於世。1967年有人在山洞中發現腐爛的動物屍體,經專家證實確為袋狼屍體,但對其是否為新鮮屍體或是多年前留下的乾屍,科學家看法分歧。袋狼是否已經滅絕,不得而知。但目前科學界普遍認為袋狼已經滅絕。 Thylacine (Tasmanian Tiger) (information from wikipedia) The thylacine was the...

Read More

CollectA

品牌介紹 - Southlands Replicas

品牌 (Brand):Southlands Replicas 年份 (Year):2016 產地 (Original):澳 (Australia) Southlands Replicas是ㄧ個相當年輕的品牌,由家族企業MiniZoo於2016年推出,該公司位於澳洲科夫斯港。旗下大多數模型由Jason Smit所設計,他以前曾經製作過一些科學自然模型。Southlands Replicas顧名思義,專門出品來自赤道以南的物種,多為有袋類。由於此品牌目前在台灣尚無代理專櫃,想購買的人需轉駕到淘寶。 Southlands Replicas (information from toyanimal.info) Southlands Replicas was launched in 2016 by the family-owned toy-business MiniZoo, which is based in Coffs...

Read More

品牌介紹(Brand introduction)

熊野那智大社的黑石八咫烏(Black Nachi stone yatagarasu from Kumano, Japan)

購買時間 (Date):2015 材質 (Material):那智黑石(Black Nachi Stone) 國籍 (Country):日 (Japan) 喜愛程度(10為滿分):♥♥♥♥♥ ♥♥♥♥♥ 我在2015年10月時,拜訪了日本關西,順道參觀了那智大社,採購御守及繪馬,八咫烏是在神社旁的黑石鋪所購得之紀念品,去日本前先作足功課,特別選定一定要光顧這家店,ㄧ直以來我對於黑鳥獨有情鍾,黑色礦物雕刻出來的鳥類給人一種難以言諭的神秘感。每隻鳥的型態/嘴長/尺寸都不同,最終挑了這隻嘴巴最尖最長的帶回家。在前往那智大社的陡峭樓梯上,兩旁可見許多紀念品商店都有販售黑石雕刻的商品,這裡生產的那智黑石很有名,用來做成硯台極好,雕刻成各種小動物也是非常的可愛,全日本也僅這一帶有出產。 八咫烏(日語:やたがらす、やたのからす)乃日本神話故事神武東征之際,受高皇產靈神和天照大神之命,從熊野國到大和國為神武天皇帶路的烏鴉,一般描繪為三隻腳的形象。在熊野三山,烏鴉作為「ミサキ」神(神使)受到信仰,日本神話中登場的八咫烏被視為太陽的化身。近世以前常用在起請文的熊野牛玉寶印繪有烏鴉。那智大社是熊野的三大神社之一(熊野三大神社:熊野本宮大社,速玉神社和那智大社),三足鳥(Yatagarasu,八咫烏)被視為神明派遣到熊野三山的使者"This souvenir shop is half way along the approach to Kumano Nachi Taisha Shrine and Seigantoji Temple. They sell traditional Nachiguro...

Read More

私物收藏(Personal collection)

雕塑家 - Loet Vanderveen

雕塑家 (Sculptor):Loet Vanderveen 年份 (Year):1921-2015 國籍 (Country):荷蘭 (Holland) Loet Vanderveen出生在荷蘭鹿特丹,由於他童年時期的家離動物園非常近,近而發展出Loet對於動物的熱愛。二戰期間鹿特丹在接受炮擊的前的幾個小時,為了民眾安全,荷蘭軍隊接收命令必須射殺當地動物園中的猛獸。動物園以及自家被毀壞這些事件觸動Loet的人生從此步入另一個階段。 隨後他逃離被德軍佔領的荷蘭並抵達英國,在R.A.F.戰爭期間成為威廉明娜女王(荷蘭女王和太上王)的設計師。在戰爭後的前11年曾分別居住在蘇黎世,倫敦和紐約等城市並擔任服裝設計師。但此時他並不滿意自己的的職業,未來的三年中他呆在Fong的私人陶工作室學習到許多關於中國釉技術和調配精細釉料的技術,隨後他將所學應用在未來製作青銅動物雕塑上。 後來Loet Vanderveen離開紐約,在加洲大蘇爾海岸線上距離太平洋1600英尺處建造了一座山頂房屋做為私人工作室,這種環境非常有利於Loet的創造力。他在大蘇爾的第一年投身在建築委員會的陶瓷作品,雕塑牆壁和照明工作等。由於生活在充斥大量的野生動物的偏遠地區加上Loet本身對於動物的熱愛,激發他創造出一系列陶瓷動物。隨後為了塑造出更複雜美麗的形象,開始嚐試以青銅為素材製作動物雕塑。 Loet Vanderveen was born in Rotterdam, Holland. His home was very close to the zoo where during his early years,...

Read More

雕塑家(Sculptor)
1234

Instagram